他从将军县红安走来,老区精神滋养了灵魂;他投身军营,报效国家,军旅生涯淬炼了革命品质。
他来自老区,奋战在老区,退休后扎根老区,把自己的生命与老区融合在一起,血脉相连,生死相依。
他退休不退志,退休不褪色,情系老区疾苦,心怀老区发展,发挥余热再出发,永葆本色献真情。
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开展红色宣讲,播撒“红色种子”,用好红色资源,讲好漯河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凝聚奋进力量。
他,就是河南省漯河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以下简称市老促会)常务副会长、“红色宣讲团”主要负责人和主讲人余丰立。他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浓浓军民鱼水情,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退而不休 搜集红色史料
“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老区环境最为艰苦、生存最为艰难、战斗最为残酷、牺牲最为惨重,但老区军民经受住了各种考验,为党和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2024年6月21日,在市老促会,余丰立深情地对记者说,“老区人民对党无限忠诚、无比热爱。老区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一。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老区人民哺育了我,老区精神扎根我心中,我愿意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老区人民。”
余丰立曾任漯河市委常委、漯河军分区政委(大校军衔)。革命老区红色沃土的滋养,使他的老区情怀格外深厚。2019年12月,退休后的余丰立担任市老促会常务副会长,开始了他退而不休的生活。
“很多人不知道,漯河是孕育出四位开国将军的革命老区。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讲好漯河红色故事,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余丰立告诉记者,成立“红色宣讲团”,传承漯河光荣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励新一代,是这届老促会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鉴于余丰立对中共党史、军史、漯河革命老区历史有颇深研究,善于做思想工作,演讲能力强,以及职业军人的特殊身份,市老促会决定由他担任“红色宣讲团”主要负责人及主讲人。
“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更容易让听众接受,效果会更好。”余丰立表示,他要走遍脚下这片红色大地,寻找漯河的红色记忆。他翻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全面熟悉漯河红色历史,无论是炎热难耐的酷暑季节,还是大雪纷飞的严寒天气,都阻挡不了他为搜集历史资料走遍漯河城乡的脚步,阻止不了这位花甲老人在讲台上铿锵有力的宣讲……在市老促会,他以老兵的视角,用老兵的语言,感受那段峥嵘岁月,成为老有所为、余热生辉的典范。
为了挖掘漯河市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2021年夏,余丰立带领工作人员冒着酷暑,先后6次到有关部门虚心请教党史专家,了解漯河红色历史,翻阅漯河历史档案,查阅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漯河革命斗争史。
为了让宣讲声情并茂,余丰立花费大量时间搜集影像和图片资料,并反复观看中国革命历史纪录片及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红军长征》等,把漯河革命历史融入中国革命历史进行研究,全面掌握漯河人民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漯河相关人物事件。
“我跑步时都会戴上耳机,听中国革命史,充实自己的知识。在历史传承方面,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当好先行者。”余丰立说。
在掌握大量史料后,余丰立开始动笔,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撰写出了3万多字的宣讲初稿《铭记老区历史 建设漯河美好明天》,精选了近百张历史人物图片,为开展红色宣讲打下了坚实基础。
走访调查 掌握英烈事迹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革命老区是新中国的摇篮,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
万千忠骨,万千热血。漯河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漯河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牺牲和重要贡献。历史和人民都不会忘记在这片红色大地上发生的伟大故事。
“讲漯河老区的革命史,讲漯河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就是要把身边的事讲给身边的人听,让大家容易接受,但我们必须把那些英雄事迹弄清楚。”余丰立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革命时期的有些人物事件或记载不详,或史料分散,存有不同说法,再加上仍健在的知情人所剩无几,容易产生误解和疑问。余丰立就多方求证,确保把每个人物、事件、地点、故事情节都弄得一清二楚,做到定性准确,确保真实无误,还原历史真相,不给后人留下疑问。
宋盘铭(1909年至1933年),今西城区阴阳赵镇大楼魏村张庄人。他随叔父宋国堂(中共地下党员)在汉口参加革命,曾任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委员、红三军代理政治委员、红三军第九师政治委员、共青团湘鄂西省委书记等职,集党、军、团要职于一身,1933年被迫害致死。他的名字和光辉业绩载入了《军事科学院英名录》。1953年,根据贺龙、许光达的建议,宋盘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朱德总司令亲自为他写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墓碑,贺龙元帅称赞他是人民功臣。
“他是我们老区的英雄,但他的事迹在漯河这片土地上知者甚少,有些事实甚至被曲解。”余丰立为弄清相关问题,2023年8月派人专程到宋盘铭生前战斗工作过的湘鄂西调查,走访当地党史专家,查阅历史档案,同革命后代座谈,终于搞清事实真相,为英烈正了名,也让更多漯河人了解了宋盘铭的光辉事迹。
每年春节前后,市老促会都要到烈士后代家中进行慰问。余丰立利用这个机会面对面与烈士亲属进行长时间交谈,聆听烈士后代讲述革命前辈斗争经历,从中了解掌握更多的真实故事,增加红色宣讲的真实性、生动性。
中共临颍县委首任书记谷迁乔烈士是漯河早期的革命活动家,曾任中共河南省委秘书长和宣传部部长,1932年英勇就义。他的事迹在史料上有所记载,但还有许多革命事迹没有记录下来。余丰立同市老促会几名同志分别找到谷迁乔的后代和谷迁乔战友的后代,了解谷迁乔更多的革命斗争故事,使其形象更加完整、丰满。
余丰立还抓住每次到外地学习考察的机会,收集更多的历史资料。在聆听讲解时,多次询问有没有漯河籍革命前辈的革命斗争事迹。南泥湾是359旅副旅长苏进将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协助旅长王震在开发南泥湾时立下汗马功劳,在那里留下许多动人故事。359旅成为当时大生产的模范,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和表扬。2021年到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参观时,余丰立边看边问边记录苏进将军在南泥湾的事迹,还与展馆工作人员互动交流,了解了苏进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更多的动人故事,并建议展馆加大对苏进将军的宣传力度,使漯河籍这一开国将军的形象更加丰满生动。
“我每到一地,重温那一段峥嵘岁月,灵魂都受到一次震撼,精神都受到一次洗礼。每次都是怀着崇敬之心去,带着许多感悟回。”余丰立说。
用心宣讲 弘扬红色文化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也是漯河革命老区最鲜亮的底色。
“我们要讲好漯河这块红色热土上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彰显时代特色,使之成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精神指引。刚开始讲漯河老区的革命史时,我作为一个外地人压力很大,但我把压力变成动力,凡是我讲的故事必须准确,时间、地点、事件过程都不能出错。”余丰立表示,在研究漯河革命史和宣讲漯河革命史的过程中,他从没感觉自己是外地人。
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老区精神名列其中。市老促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借助社会平台广泛开展红色文化进机关、进学校活动。
“余丰立副会长的宣讲既用心,又用力,更用智。有时为了讲稿准确真实,他反复推敲,查阅资料,常常修改到凌晨三四点。”市老促会副秘书长赵海昌说,每次宣讲时长都在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作为一名花甲之年的老人,余丰立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
带着革命情怀宣讲,是他授课的一大特色。他常说:“红色宣讲中,只有自己心里受到感动,听众才能被打动。我必须带着感恩老区之情去讲老区史,带着崇尚革命先辈之情去讲革命史。”2021年11月25日,余丰立给市委党校中青年秋季主体班学员的讲课,引发了强烈反响。“那次宣讲,场下每名学员都全神贯注,场面令人非常感动。”市老促会一名工作人员说,不少学员都表示,听完宣讲后思想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宣讲像上课一样,要因材施教。”余丰立说,每到一处宣讲,他都会根据听众具体情况反复修改稿件,把当地红色革命斗争历史及主要革命历史人物添加进去,使红色宣讲更接地气、更有地方特色、更具真实性。
有一次,余丰立在市卫健委宣讲后,不少老同志、老党员激动不已,表示这样的红色宣讲让大家全面了解了漯河老区革命故事。还有不少机关干部听了余丰立的宣讲后表示,振奋了精神,提升了工作热情。更多的机关干部则盼望能够现场聆听余丰立的红色宣讲。
让红色文化进校园并非易事。经过调查,余丰立决定利用新生开学军训时上红色教育课,既不占用文化课时间,又让红色文化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还丰富了学生的党史知识,让他们了解漯河的革命故事。每次宣讲,余丰立都和师生一样冒着酷暑,讲者大汗淋漓,听者全神贯注。近几年,他已在校园巡回宣讲十余场次。
“我们在思政课中也讲革命历史,但是对漯河地方红色历史讲的较少。红色文化进校园丰富了学校思政课内容,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自己身边的红色文化和生动的革命故事,增强了学生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郾城区实验高中一名老师告诉记者,听完余丰立的宣讲,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了“弘扬老区精神 振兴中华”演讲和“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征文活动,掀起了奋发读书报效祖国、回报家乡热潮,红色文化进校园的影响和效果超出预想。
近5年来,余丰立已在市、县两级党校多次进行过红色文化宣讲,还经常受邀到市直单位及大专院校、高中校园宣讲。
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余丰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带领市老促会“红色宣讲团”讲好漯河红色故事,播撒“红色种子”,为漯河发展发挥余热。